投資思考(32)~資產配置的方式(二)

~Friday,March 02,2012

對於資產配置的程序,多少還是要有“主觀”性的判斷,然後再輔以機制性的作法才會完備,咱的主張包括:

首先要建立自己評斷投資標的長期有效的指標,再以這些指標去對各標的執行評量給予評分,如此才能對各標的給出分配的權重與多空的決定:

舉例來說,當我們在做債券的投資時,可以用1.人口統計2.經濟結構3.政治變動來評量利率長期的可能趨勢,為什麼呢?主要原因就是以上三者都是長期才會“動得了”的,試想當人口老化社會勞動力下降以後,你能立即生出十萬個20歲的新生兒嗎?重商的政團執政以後,至少四年的利率走向已經有了主軸,而經濟結構由輕工業到重工業或是轉向服務業,對營運資金的運用循環也會有所不同,利率水平的高低也就有了變化!又比如在評估國家的投資價值時,你可以用“匯率由貶轉升”來代表資金的進駐與否,用“殖利率曲線”由平變陡來探究景氣的完整復甦,亦或是以勞動生產力來測量區域國家通膨壓力的增減等。

以上是資產配置進行時的前段程序,做完之後你會對全般情況有個長期佈局的理解,下一段則要進入相對價值判斷的過程,這就是要決定入市的時機了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