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w to be(90)如何快速寫出文章

~ Saturday, Oct. 17, 2020

現代人用字寫字機會少,發短文倒很多,到餐廳吃飯,上菜不是先嚐口味,而是先拿手機拍下來,才不管他滋味如何!有了這樣的習慣,等到真的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時,怎麼辦?只能告訴你,沒有速成的道路,除非你平常就願利花時間練習:

  1. 以金字塔思考法分裁文章的架構:對凡是碰到需要解決的問題、議題,全部先從邏輯上的發生順序,因果關係,時間先後…….等各種構面加以分析,並連續分解各因子更多層,你就可以有源源不絕的題材可以用,而且架構清晰,論理明確,比如分析一家企業,你就可以就領導人、經營團斷、企業願景、商業模式、利益分配等各方面來切分,而評斷其是否值得投資,這是有內容。
  2. 逼自己養成看詩、寫詩;讀古書、寫疊句的習慣,次數多了,你就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發揮,而且是會自然流淌的,不信?你可以試試,而如此之後,你的文章除了內容吸引人,連讀起來的melody也會讓人感動,擊節讚賞!這是有節奏。
  3. 平時要多讀國內外經綸典故,奇聞軼事,在單調的論理文章中加入,更顯雋永,可讀性、可被理解接受性都變得更好了。這是有趣味。

無趣的人,言語乏善可陳,文章更不會有味道,前面幾個方法,在你運用的當下,就會有很高的興奮,等到你落筆為文,自然會意!

How to be(89)如何告訴大家壞消息

~ Saturday, Oct. 17, 2020

企業經營難免遇到挫折,你有壞消息要跟大家講;你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,狀況很糟,你怎麼對家人開口:

  1. 先評估最情緒化的人員,先安排對策,先跟他們講,讓他們發洩。
  2. 選用通知的工具,e-mail、會議或者是錄影公開播放,總就是不該讓任何人感覺到是從第三人的嘴巴才聽到的消息
  3. 主動告知你後續相應的決定與改變,不宜讓閱聽者好像在看報紙上別人的新聞一樣,事不關己。
  4. 要引動一種回饋的機能行動,讓壞消息的宣告,最後也能有自己的生產力,增加逆轉勝的機會,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在報告、演講的最後,都應該要放入call to act的原因。

壞消息是難免的,讓他最後變得有價值,是更重要的,畢竟“ It’s OK to put sand in the oyster shell, but you have to make sure it turns into a pearl!”

How to be(88)說謊,與如何觀察不說謊的人

~ Saturday, Oct. 17, 2020

依據Lpsos的調查,在各種工作特性中,醫生是最不致於說謊的(90%),其次是科學家(80%),神職人員(65%),律師(55%),銀行員(40%),地產經紀、記者、足球員,大致上都是25%,而政治人物最低,只有15%!

這樣的統計結果,大致與咱們刻板印象中的猜測差不多,而在實務上,這些高比例說謊成性的人,他們是如何為自己辯白的呢?我記得的標準台詞都是“告訴你實情?只怕你承擔不起!You cannot afford it.懂了嗎?”他們說謊,還佔據著道德高岸,而我們,活該受騙的樣子。

那麼,日常生活中,愛說謊的人就算了,反倒是如何分辨誰比較不會說謊,對咱們的工作更重要:

  1. 有專長,有自信,有廣泛興趣,有多元副專長,心胸開闊的人,不會說謊。
  2. 不批評別人,不會得罪人,人際關係平和的人,不必說謊。
  3. 不八卦,自己也沒秘密怕人知道的人,不屑說謊。
  4. 有虔誠宗教信仰,謹慎行為的人,不敢說謊。

你在職場上碰到對你說謊的人,你怎麼辦?心裏就默念,“眾生皆佛,他只是惡魔纏身”,或者心裏認定“他只是選擇不告訴我真相而已!”……

How to be(87)職場出人頭地的基本需求

~ Saturday, Oct. 17, 2020

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工作職場受人矚目,功成名就,這包括老中青各世代的族群,那麼依照經驗,至少需要的優勢應該有以下幾點;

  1. 掌握研判市場動態、政治經濟、社會發展趨勢的能力、工具
  2. 訂立目標,堅持目標,能默默耕耘,自我成長
  3. 瞭解最新、未來技術資訊
  4. 持續改進工作缺點,並不斷嘗試創新
  5. 具團隊合作胸襟
  6. 有健康體魄,有積極意志
  7. 主動接觸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
  8. 善於運用資訊設備解決問題
  9. 收集分析同業資訊與情報
  10. 語文能力良好

每天在工作上,不要忙到眼盲、心盲,眼盲看不到重點,心盲感覺出不來;更不要口閉、耳聾,口閉只會孤單,耳聾吸收不到更強大的能源,宜慎!

How to be(86)幽默之道

~ Wensday, Oct. 14, 2020

與人談話,氣氛和諧很重要,若是能有適宜的幽默掺入其中,對會談更有助益;幽默不一定要引人大笑,因為引人大笑說不定只是低級,笑過之後,並不會有任何記憶留下,反之,若是有幽默的作用,除了鬆緩彼此的人際關係,甚至可以發揮場景標誌的效用,讓每一次會談,變成可以疊加,又可以成為分立獨存的片段!如何幽默談話:

  1. 以自己為對象:別的人在特定的時間環境中,能不能禁得住被開玩笑,風險是大的,更何況以自己為對象,顯現自己的寬達,也是自信的呈現。
  2. 以誇張、顛倒、醜化為調弄手段:誇張是指在數量上,動作上,形容上放大倍數,人家不相信是當然,但只要有感覺,就是已經聽進去;顛倒是把公認的高講成矮,老師變學生,小偷變老闆,把大家熟知的故事用截然不同的結局去演繹;而醜化,則單純許多,盡量把自己的長處貶抑,把功勞沒收,總是嫌棄自己就沒錯。
  3. 出現頻率要節制:咱們不是在脫口秀,讓人笑聲不斷,是不宜的,一整場三五次雋永之語,已經足夠,太多了,人家反而覺得你是綜藝咖!

大家偶而會在重要的場合裏,看到突發的變故,也常感覺到一些領袖人物不慌亂的妥當處理,其留下的身影與話語,是你記憶裏肯定、欣賞的印記。

How to be(85)如何在改革中獲得支持

~ Friday, Oct. 9, 2020

中國歷代王朝,多是因為開國者的英明神武,設想周全的訂立切中時弊的制度,而能維持強盛的局面,可是經過幾傳之後,原始行之有效的體系,總會因環境變遷、人事更迭而需要調整更動,惟歷來“變法”卻又幾乎以失敗告終,為何?最先要知道:

改革,是不是真的有“把餅做大”的思維;是不是真的有“除惡務盡”的決心;這是改革的根本原則!

而咱們一般人在公事上推動改革,應該要做到的則是:

  1. 主官要深入明瞭推動的程序,胸中要算無遺策,手邊也要有充足調節指揮的人手。
  2. 指出方向,描述遠景;夥伴碰到困難,能立即回應並關心。
  3. 改革後,夥伴是否都能找到自我成長的機會?

改革是一件實作的事,不是口號!你如果只有概念,千萬不要提出,因為那是拿香跟拜;你如果將校人才不足,千萬不要提出,因為反動的既得利益,你永遠低估他們的實力;承平時期,改革多由上而下,獲致成功,亂世呢?則是由下而上獲致成功,只是那叫革命!

How to be(84)如何培養正能量

~ Friday, Oct. 9, 2020

不管負面能量是否真有其健康身心的必要,我仍是覺得正面的態度,比較俱有積極人生的機會,如何做?

  1. 週期性訂定To Do List,安排工作順序,並記得要先做困難的事
  2. 感恩夥伴,即使是你不喜歡的;關懷夥伴,主動與人打招呼,關心他的工作狀況,或是碰到的困難,即使是你討厭的;同時也要經常總結你的奉獻對其他人的好處,能這樣,才是真正平衡性的正能量!
  3. 致電聯絡以前的同事、朋友,聚餐更好。
  4. 勇敢地做平日沒做,不想做,一直不做的事,我的經驗是利用每週六一早去嚐試,效果最好。
  5. 每日寫下一天中最享受的事

正能量是堅毅的日行不輟的燃料,是陷難之人的繩索,無論是天生本性,或者以行動來養成習慣,絕對必要。

How to be(83)當工作煩悶,如何保持績效

~ Tuesday, July 28, 2020

職場難免碰上瓶頸,繁重難解又陌生的任務,機車嘮叨又不易服侍的老板,心情總是大受影響,如何重新調整步伐?

  1. 每天用20%工作時間去做最重要的任務:既是最重要的工作,千萬不要拖,每日一定要進度;越拖越不想碰,那就慘了!而你寶貴的20%,是最清醒,最有創造力的資源,一定要發揮它的打擊力。
  2. 注意!一周工作49小時以是極限:超過49小時之後的努力,便都是效用遞減的部分,這是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結論,甚且,當工作超過56小時後,其產出更陷入停頓,加班加到飽,是沒什麼用的!
  3. 刻意閃開負生產力的事:上班時,上網、手機、e-mail、社交媒體,這些東西會一直吸引你去“看一下”,將輕易中斷你的思考力集中度;而抽煙則很容易與八卦連在一起,對你的損傷,不會只在時間的浪費,難免惹出的麻煩,大有可能阻礙你的青雲路。
  4. 每天睡好7.5小時:不要想當超人,好好睡上7.5小時是必要的,而且,也不宜睡太少少於5小時或睡太久,大於10小時。睡太少,腦昏沉,易生病,請病假;睡太多,人變懶,工作意志日益消頹,轉變成負面員工,就很快了。
    五、 每天跑步20分鐘:讓你的第一心臟小腿動一動,循環變好以後,腦子也比較好用。

陷入困難境地,一定要俱備自我脫困的紀律作為,走不出框框的人,成不了器!

How to be(82)如何創意生活,激發idea

~ Thursday, July 14, 2020

人人都喜歡創意,但應該怎麼做,才能在環境中讓創意自然流洩呢?

  1. 起床就起床,不要賴床,不要睡回籠覺,一顆清爽的腦袋,最是重要!
  2. 任何時候不要喝太多酒,不要羨慕詩仙,你是凡人。
  3. 閱讀莎士比亞等文學名著,不要覺得名著劇情太單純,那些作品在作者他們的當下可都是創作,而且是直指人心,諸君也應該回歸本心自然,學得人家是如何寫出這傳世之作的心法。
  4. 演奏樂器或畫圖:這叫專心的發散效果,畢竟你不是錄音機,也不是印刷機,你總會是想要彈出不一樣的曲調,畫出以前沒畫過的作品的,然後在不斷向思考邊界突破時,創意就出現了!
  5. 與“有用”的人吃飯聚聚,聽聽他的新況。
  6. 把手邊的事,做成一份清單,你的腦部在經過一番熱機後絕不會馬上冷下來,List上的下一件事,很容易自動跑出來。
  7. 聽演講,參加座談會,題目不熟悉的更好。
  8. 異人而想,假想自己是劇中人、政治人、歷史人物…..,用他們的經歷遭遇,勉強自己想出解決的辦法,很有趣的!
  9. 發呆,在窗前坐一整天:信手塗鴉,偶而異想,看窗外景物,卻focus on nothing,放空後的自己,會有新的創意容量的。
  10. 帶寵物出門遛遛,寵物多半是動物吧,牠有自己的脾性,出門後的衝撞,不經意的路線選擇,都在挑戰你的例行,很適合作為你的創意之途。

疫情之後,出門少了,聚會少了,你是愈來愈有創意,還是早就鈍了?

How to be(81)如何成為解決陌生問題的高手

~ Thursday, July 14, 2020

人生在世,難免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,小的唾手可解,大的集眾智處理,但就怕碰到首發陌生災難的挑戰,解決得好,名聲遠傳,處理錯了,就輸光光地如塵飄去,所以你該:

  1. 多讀歷史,縮小“陌生”的範圍:你自己覺得陌生的事,不代表古時候沒發生過,國外說不定已有更多的事例!而且讀歷史書的時候,不要又犯了知識障,只去記得 “那裏的誰在某年做了什麼事”之類的,而是要去讀整起事件的起因、影響與處理,以作為自己腦海中的題庫。
  2. 收集重大事件發生時的每日報導,忠誠近距離的去感受每一次人類面對困難時,各階段判斷與作為的對錯:累積這樣的經驗久了,你才能像是在開車一樣,肌肉與意識都能在面對問題時,自動反應而不遲疑!常人在碰到災難時,或許會問前輩,但他們可能已然遺忘重要細節,也不見得能分析出事件的因果影響,所以你才要用心的自己練,在一步步展開的陌生問題前,毫無所懼的“超前佈署”。
  3. 平常磨練好創意發動程序,才能成就“解題高手”的聲譽:常與諸君提到的 “實用創意三段法” ,就是“有沒有與眾不同?”、“是否確實有用?”、“能不能持續的去做?” 這三件事每天若都能日思夜想,腦水自早已沛沛然流動,創意自然也會反射動作般的湧出,而且還不會只是idea,更是可以完整執行的策略。

能解決問題的人,是因為他平常做好準備,至於問題解決的漂亮與否,則還是要看團隊合作的成效,這是難免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