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、生活與生計(38)~推動改革要有想法,更要有施行的智慧

~Friday,April 19,2013

天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,但這只是“狀態”的變動,講的是結果,合分的過程又如何呢?以咱們中國的歷史回顧,對組織策略又有什麼啟發?

  1. 強大的王朝結束後,都分裂很久:如漢朝之後是魏晉南北朝,唐朝之後是五代十國,更早之前的周朝之後,也春秋戰國了很久,而即使是清代之後,也有短暫的分裂,後來才有北伐統一。
  2. 負責統一“全國”的朝代、國家,其存續時間都比較短;而之後再接手的朝代,則可開創長而大的盛世:如秦的統一,秦朝只維持了十五年,隋代也只撐了38年。
  3. 短命的國家為什麼短命,難道是正確施政的詛咒:秦朝開創的帝制,車同軌書同文,統一幣制,修長城,保衛國家安全,都算影響深遠福國利民;隋代開科舉取士,使人才有公平出頭的機會,開運河,通流南北商貨,都是發達唐代的基礎!但做對的事,是不是太直接侵犯了既得利益體,而引起反彈、反撲?
  4. 在全部歷史中的唯一例外是宋代,但就國力而言他也是最積弱的一代,而就經濟發展、文學、藝術與工藝的進步,則是後世的我們所最心生嚮往的一段時光:這是什麼原因造成?咱尚沒有定見,或許可以閱讀宋代名臣言行錄,從這225個君臣的記錄中,去尋找智慧的警惕。

做對的事,是理所當然;施作的手段若是雷厲風行,則是有時可以收到最佳效果,有時卻可能亡國敗家!取其利而抑其弊之道,難學!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