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w to Be(7)~職場當責者

~Thursday,September 22,2011

碰到問題時,咱們都會想策略、想破解的方法,但沒有決心的勇氣,有了困難就會退縮,事情還是沒解決的!那麼除了策略、決心之外,還需要什麼呢?答案是一種當責的態度

  1. 有人做事時,喜歡怪沒資源、怪以前的制度約束,這樣的態度要改,因為你一“怪”,責任就推卸了不是?
  2. 有人喜歡說“○○○關心您”的話,結果老是出錯,出錯了又說“我承認有瑕疵,如果造成您的不便,我願意道歉”,你聽了氣不氣,他根本沒心,卻講得好聽,害了人家,連道歉都變成條件式,這也是不當責的遺害
  3. 真正要把問題解決,每個人都應該在決心與對策之外,效法德川吉宗“一切的惡皆始於我“的當責態度,有這樣的胸襟、擔當,對問題的解決就會有急迫感、有壓力,進而激發出執行策略的創意,克服各種困難的決心了。

每一個職場都是任重道遠,財務預算sky high,那當然是問題,而對策、決心與當責,缺一不可!

當我們在一起(10)~不要笨、慢、懶

~Tuesday,September 20,2011

工作上有三個壞習慣,笨、慢、懶,咱們要改,不要學:

  1. “笨”不是真的智商有問題,而是那種想事情不深入,做事不周延,話該說不說,事情不該做的卻做一堆的情況。
  2. “慢”是缺少下決心的勇氣所造成,怕擔責任、怕別人譏笑,所以做事就慢了,總是要老板三催四請才會去動手完成,這種情況也不好。
  3. “懶”是一種奇怪的心境,交待事情給他,他會推給別人,搞得不好,他會攀比別人,等到都沒話說了,他的OS甚至還會說“什麼爛長官,交待這種無聊事!”,反正,他就是不會錯地!

“笨”是因為心不定,心不定,所以思慮不夠深,你可以嚐試去禪修、去禱告或者去爬山都有助於心定;“慢”是因為不敢斷,不會斷,所以你該常常向大家宣布你要做什麼,藉助環境的力量來制約你的行為;至於“懶”嘛,我,懶得理你!

當我們在一起(9)~防止交易醜聞

~Thursday,September 15,2011

最近市場上又有交易醜聞發生,我們該如何說?

  1. 請夥伴寄給大家一段錄影,那是華倫巴菲特有關所羅門公司的一場證詞,請大家聽聽看、想一想。
  2. 大家在工作崗位上,時時多留意,還有沒有任何系統流程上陰暗的角落,請儘早提出,一定記你首功,一定不會曲突徒薪無恩澤,焦頭爛額為上客的。
  3. 要加快電子下單的腳步,事前防範,即時稽核,事後追蹤價位合理性。

事不關己的態度,在防範金融交易醜聞,最是糟糕,該怎麼改善呢?我要再想想,要不,每次會議也都放一次華倫巴菲特證詞好了,2分27秒!

當我們在一起(8)~對理所當然的懷疑

~Thursday,September 15,2011

我們從小受教育,就訓練要解難題,所以每天工作就儘量在想複雜的辦法;對眾所認定的事,則總是深信不疑,這樣的習性,還是要改一改:

  1. 你是不是常聽人家說“你辦事,我放心”,又說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”,可真是如此嗎?我看最好還是相信程序,而且還要定期對程序做檢查,要不然搞出的砸,就會大得連你也承受不起。
  2. 對於越權威的人講的話,你越要去做實證;找不到題目的研究人員,去找市場上最通俗的道理,好好想,你就會發現那通常是錯的!你工作上的前輩教你的方法,不見得最好,別人拿數據給你看,千萬別輕易相信。

慮天下者,常圖其所難,而忽其所易;備其所可畏,而遺其所不疑,工作上,所忽、所不疑的事正是禍亂的來源!

How to Be(6)~樂在工作者

~Tuesday,September 13,2011

大家說要樂在工作,要怎麼樂呢?以資訊IT部門為例:

  1. IT風管化
    IT部門若是做IT,那就會被認為是back support,是成本中心,若是把任務方向修正為風險管理,那就會與資產經理共同向前,同樣是在為公司創造利益的第一線單位。
  2. 心態上不要後勤化,覺得功勳不會掉在自己頭上:
    1998年Inter face期刊評審全美金融創新獎,竟是頒給了某一公司的IT團隊,表揚他們對多元目標,大數量限制條件之規劃求解技術的貢獻,此一技術對核心、衛星策略交易管理之效率提高與成本下降,產生極大效益!所以你能說IT人戴不了金融的桂冠嗎?
  3. 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-BlackRock,其原始總部大樓不過10幾層樓,其中就有四層是風管單位,都是IT人,這些人是金融風暴期間的穩舵者,其設計的風管系統,廣為業界採用,誰說IT不能是利潤中心呢?

常聽說,金融業是人的行業,也有人說,IT是金融發展的瓶頸,所以我說,換個心念出發,海闊天空!

How to Be(5)~職場power pointer

~Tuesday,September 06,2011

工作上常要做簡報,你都怎麼做呢?

  1. 做簡報檔應該先完成各頁標題再規劃內容、圖表與文字,而不該顛倒次序,先作內容,再隨意下標題,甚至於還把原該屬於表格的“表頭”弄成標題,這就是最大的不好,為什麼呢?因為你一點也不貼心,你要你的讀者得自己去看,自己去分析,若是這樣,他又何必來聽你present呢?
  2. 標題要下得好,有下面幾個原則:
    1. 全篇標題,主標、次標都好,合起來就是一篇切題的、文辭通順的好文章。
    2. 合起來是一篇文章,單獨拉開來又是一頁頁精彩的“單元劇”,可以各別存在,對閱讀者說明此頁中的涵義。
    3. 每一頁的標題寫作要符合FAB原則:要簡明扼要的告訴聽者,這一頁所講的人事物,俱有什麼特點(Feature),所以可以有什麼優勢(Advantage),可以帶給你什麼好處(Benefit)?
  3. 報告的內容就若是量比較大,要適時運用隔頁效果,重新提供聽者的注意
  4. 內容若是文字,且數量大時,應先作好一些小標summary,用粗體字或更換顏色表達,這也是體貼聽者的禮貌。

該注意的事還很多,這只是初步,後面還有精工雕琢的部分,分享大家一點想法,希望將來咱們出去報告的時候,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出“那是XX公司的”,作出XX公司的style,那就最好了!

投資思考(12)~危機入市策略二

~Friday,September 02,2011

危機入市的竅門誰知道?問做債券的人就明瞭:

  1. 債券這商品,是買高賣低才賺錢的,原因是價格與利率呈反向關係。所以債券人看到利率越來越高,這時價格越來越低,他就會越有進場的意念。
  2. 作債券比較有“相對”的概念,舉例來說,100元股票配5元股利,股利率5%,當股價100元時,做股票的人認為若是跌到50元,就會很便宜,但要是真的跌到50元,他會買嗎?不一定!可是做債券的人,他會以 “這檔標的殖利率從5%升高到10%,比定存息更好了很多,買!”的觀念來看待,中間心境轉折的差異就很大了。
  3. 再者,若是從買了之後再獲利出場的真實利得來看,做股票的會以“賺15%停利”來處理,結果就算真的買到低點,也一下子就被洗出來了,上次提過“雨傘節”痛苦也就再次印驗,反過來說,做債券的人,就算價格真的開始漲,殖利率掉下來,掉到9%他會賣嗎?不會,8%會賣嗎?不會,5%會賣嗎?還是不會,而且他會告訴你,難道賣掉去做定存?但這時候他已賺多少?答案是100%啊!

所以不論是危機入市的實踐,或是日常的波段操作,若是能以做債券的精神來看待,是比較好的!

How to Be(4)~不丁不八的拒絕者

~Thursday,September 01,2011

與人相處,說不,不簡單,怎麼做?

  1. 凡事要建立自己的底線,所謂不可跨越的紅線,而且平常就要常常講,讓其他人早一些明瞭你自己的堅持所在。
  2. 把握“勾勾X”原則,意思是人家要求你答應事情的時後,你可以第一次答應(勾),第二次答應(勾),第三次就可以滿懷歉意、卻義正辭嚴的不答應(X),讓自己不變成爛好人,也不致太拒人於千里之外。
  3. 表達“不”的時後,要不丁不八,千萬不該模糊言語,態度不乾脆,給人錯誤的期待最糟糕,傷了和氣,也徒耗彼此的時間。

常碰到人家的請託嗎?很想拒絕嗎?試試看吧!!!

投資思考(11)~危機入市策略一

~Tuesday,August 30,2011

下次碰到金融市場大幅下跌時,請用你小孩的名義買進,此為危機入市,操作致勝之道。

  1. 先問你自己,為什麼08年跌到4000點時你還不敢買,原因是你自己就看過、經歷過指數更低的三千、四千、五千、六千…,所以你在4000點,你很怕會看到又繼續跌到3000點,到時後可得先再賠25%!
  2. 可是真會如此嗎?台灣經濟體質難道不能維持一個最低下限逐步上升的趨勢嗎?舉我為例,我79年初結婚時是12000點,79年底跌到2485時,若是我就生小孩,就為他買股,時間經過21年了,咱們何時曾再看過2485!而這小孩會多麼感激我這個老爸。
  3. 所以,在你的循環中,當出現你爸爸的循環才會看得到的價格時,請勇敢的為你的小孩作一組超長天期的投資,你就會是股神巴菲特的接班人-買得低更勝選得好
  4. 若問我為什麼要用小孩的名義買,答案很簡單,因為再親也還是“別人”,別人的錢,你會客觀,你會作長,萬一錯了,你也比較沒那麼痛嘛!

希望這一篇對大家都有用,因為我可不想再聽到“下一次,我一定危機入市”了!

投資思考(10)~如何順勢操作

~Monday,August 29,2011

除了特殊情況,金融操作一般還是要順勢操作的!

所謂特殊情況指的是像華倫巴菲特的危機入市,以及其他人用的“反市場操作”,這類型的方法論,咱們以後再講,今日要問的是:你如何發現趨勢?一般人會說畫趨勢線啊,但咱今日則要採用另一種方法,“在金融市場上,應該注意價格的新高低,時間的最長短”。

  1. 趨勢形成前,一定會發生價格突破新高、新低的現象,這是必然的,而沒有突破新高低的市場,我們只能說它仍是處在盤局。
  2. 突破新高、新低要以時間愈長的愈有用,威力愈大,舉例來說,2008年第一季,大宗物資價格大漲,紛紛突破30年新高,照理應該看大好,但事實的發展如何呢?答案是兩個月內暴跌70%以上,為什麼呢?原來你如果拿全程達150年的圖來看,那時候的價格正好是在“回抽頸線”,不死才怪!

所以,諸君日後每天留意好壞新聞,全球利多利空滿天時,你只要去找新高低的新聞,然後集中精神研究它的成因與影響,該怎麼決定操作,困難度就下降不少了。